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姚藍婷 通訊員 伍穎琪 劉釗夏)今年以來,我市乘著政務服務改革與數字賦能的東風,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繁、辦事慢”問題,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智辦”跨越,一個個“小窗口”成為為民服務、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大平臺”。
辦理漁業船員證書,要跑多少趟?答案是“只跑一次”。前不久,漁民麥先生辦理漁業船員證書,提交一次資料申請后辦理完成。“以前辦理漁業船員證書要兩頭跑,現在政務窗口直接設在醫院,我們體檢后就可以領證,一件事一次辦,非常方便!”麥先生說。
多門變一門、多窗變一窗、多件變一件、多次變一次,我市政務服務始終緊扣群眾與企業的急難愁盼,讓辦事流程更簡、效率更高、體驗更優。
綜窗改革提高辦事效率。我市全面推行“2+X”窗口改革,推行以自然人、法人兩類窗口為主,輔以“高效辦成一件事”、增值服務等其他特色專區的“大綜窗+特色專區+移動政務窗口”綜窗模式,服務效能持續躍升。改革后,法人“一窗通辦”專區辦理事項從375項增至511項,自然人“一窗通辦”專區辦理事項從27項增至179項。“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實現辦件31428件,特色專區已為43家企業提供增值服務51次。
延時服務解決企業難題。為破解企業“工作時間沒空辦、非工作時間沒處辦”的業務辦理難題,我市推行工作日延時辦、節假日預約辦的服務模式。此外,我市針對重點項目推行“一項目一專班一管家”,今年以來累計為23個重點項目解決審批堵點46個,推動項目審批效能平均提升30%。
精準服務溫暖特殊群體。針對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的辦事需求,我市政務大廳貼心增設老花鏡、放大鏡、輪椅等“適老設施包”,并組建起包括12名業務骨干在內的幫辦代辦服務隊,提供從進門引導到事項辦結的全流程陪同服務。截至目前,幫辦服務隊已為特殊群體提供服務5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