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陳素雅)11月25日,梧州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正式啟動運行,這意味著覆蓋梧州市萬秀區、長洲區、龍圩區和蒼梧縣116萬人民群眾的急救網絡,已升級為統一運行的全程動態管理急救平臺。當天上午,梧州市衛健委就此召開新聞發布會。 25日上午11時05分,龍圩區蒼梧大道發生一起車禍,有市民被撞傷陷入昏迷,司機驚慌中撥打120急救電話后要求派出救護車急救。梧州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的調度員根據其提供的定位,向求救者核對信息。與此同時,距離現場最近的蒼梧縣人民醫院當班醫務人員與駕駛員接收到調派信息后迅速出車。10分鐘不到,急救車就抵達現場,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了緊急救治,并將傷者快速轉運至醫院。救護過程在120調度中心的屏幕前被實時監控。 
11月25日上午,工作人員通過指揮中心大屏幕,實時監控各急救網絡醫院的工作現場。記者 陳素雅 攝 據了解,在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未正式運行之前,梧州市120急救指揮調度工作依托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開展。隨著梧州市中心城區不斷擴大,人口逐漸增多,通信手段的相對落后和醫療急救信息化的不完善,使梧州市的院前急救停留在“接警、出診、現場救治、返回醫院”的原始流程上。各醫療機構均設有自己的急救電話,但院前急救資源缺乏整合,難以統一指揮調配,甚至直接影響到對傷病者的快速有效救治。 為此,梧州市于2017年開始籌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整合梧州市急救醫療資源,并于2019年11月6日凌晨起試運行。指揮中心下設市工人醫院、市人民醫院、市紅會醫院、市中醫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市龍圩區中醫醫院、蒼梧縣人民醫院、桂東人民醫院8個急救網絡醫院(后期將逐步覆蓋至鄉鎮衛生院),形成覆蓋萬秀區、長洲區、龍圩區、蒼梧縣116萬人民群眾的急救網絡。 指揮中心采取集中受理、統一指揮,救治分片的方式,按照就近、就急、專科優先,尊重患者意愿的原則救治患者。指揮調度平臺可實時監控醫院出診時間、救護車位置等,調度員通過救護車上安裝的攝像頭可觀察出診現場和救護車車廂內的實時情況,以及將病人接回醫院的全過程。平臺受理的所有呼救電話都會自動錄音,可作為解決糾紛的有力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