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不卡,亚洲欧洲一区,伦理一区二区,日本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梧州零距離APP梧州零距離
梧州零距離網 > 零距離頭條 > 正文
深化粵桂協同創新 推動雙鏈融合發展
我市積極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時間:2024-10-29 來源:梧州日報 作者:記者 吳小華 通訊員 莫文洲 莫瑜 編輯:陳虹熹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吳小華 通訊員 莫文洲 莫瑜)近年來,我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主動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溢出,深化粵桂產業協同創新,強化技術交流、技術引進培育,著力推動科技與產業“雙向奔赴”,源源不斷把創新資源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近日,走進廣西碧清源環保投資有限公司旁的污水處理廠,能見到周邊企業和居民產生的污水經過該廠處理后變成了干凈的清水。“這個污水處理廠主要采用我們公司創新研發的納米陶瓷膜污水處理技術,處理后的污水出水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要求。”廣西碧清源環保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秦玉蘭表示,目前,納米陶瓷膜污水處理技術在我國,乃至東盟國家均得到推廣應用。

企業的快速發展,鐫刻著科技創新的鮮明烙印。近年來,我市引進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在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設立分中心,上線“梧州科研眾包懸賞平臺”,有效解決創新資源難聚集、供需信息不匹配、服務資源難協調、技術需求成本高等難題。該平臺自2022年上線以來,促成我市企事業單位與廣東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廢棄電路板中稀貴金屬短流程綠色回收技術優化研究”等14個項目,完成合同技術交易額350多萬元,助推參與企業實現新增產值4.4億元。

在積極承接大灣區成果轉化方面,市科技局按照“一中心多基地”模式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科技孵化+產業招商”等產業孵化鏈條,緊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科創資源;推動蒙娜麗莎集團研發中心、廣西六堡茶生物學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粵桂眾創空間等一批創新平臺在梧設立,有力地提升了我市企業承接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截至今年9月,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已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6家、廣西瞪羚企業8家,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企業15家。

為了深化粵桂產業協同,我市還聚焦新能源制造、電子信息、大健康食品醫藥等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大力引進粵港澳大灣區高新企業骨干企業。我市立足產業特色和重大需求,支持企業建立或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新型研發機構,引導鼓勵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協同共進。目前,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形成了以沐邦高科、睿奕新能源、鑫昊新能源為龍頭的新能源產業基地;以國光、雅士電子、欣億光電為龍頭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中恒、神冠為龍頭的醫藥食品產業集群等,產業協同創新效應逐步顯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寿县| 台江县| 江孜县| 水城县| 台安县| 敦化市| 上杭县| 咸丰县| 大荔县| 沾益县| 光泽县| 山东省| 柳林县| 巴彦淖尔市| 郁南县| 乌兰县| 阿拉善左旗| 渝北区| 全南县| 巩留县| 石渠县| 临城县| 南雄市| 平泉县| 阳东县| 桂阳县| 合阳县| 江达县| 伊宁市| 凌海市| 方山县| 正镶白旗| 庆安县| 壤塘县| 榕江县| 绩溪县| 襄樊市| 呼玛县| 察雅县| 许昌市|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