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不卡,亚洲欧洲一区,伦理一区二区,日本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梧州零距離APP梧州零距離
梧州零距離網 > 零距離頭條 > 正文
探索多元修復路徑 釋放土地資源潛力
我市持續推進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
時間:2025-05-28 來源:梧州日報 作者:記者 郭俊杰 通訊員 蒙彬 劉伊琳 編輯:陳虹熹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郭俊杰 通訊員 蒙彬 劉伊琳)近日,走進藤縣塘步鎮白鳩咀廢棄礦山,這片曾因粗放開采導致地表裸露、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的區域已煥發新生。

“通過系統性生態修復工程,白鳩咀廢棄礦山不僅消除了地質災害隱患、重塑了地形地貌,水土保持能力顯著提升,生態系統功能也得到有效恢復。”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域新增基本農田、一般農用地和林地約20公頃,實現了從“生態包袱”到“生態財富”的蝶變,成為我市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的生動范例。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組織編制《梧州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并成立由市領導掛帥的工作領導小組專項推進相關工作;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領導多次到梧州實地指導;市自然資源局多次組織專題會議研究政策、部署工作、推進工程,并成立了7個督導組到項目現場一線督導,強力推進梧州市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

作為核心項目的梧州市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重大工程,覆蓋岑溪市、藤縣、長洲區、龍圩區等4個縣(區)的139個治理圖斑,規劃修復面積290.79公頃,總投資1.35億元。我市通過建立專項工作專班,實施掛圖作戰,統籌推進修復工作。目前,該工程已完成修復面積約250公頃,完成率約86%,正同步開展驗收和銷號工作。

修復過程中,針對不同礦山特點,我市采用“一礦一策”治理模式,因地制宜探索“景觀園區+”“體旅融合+”等多元修復路徑,在提升生態治理長效性的同時,充分釋放土地資源潛力。據統計,“十四五”期間我市廢棄礦山修復任務總面積542公頃,截至目前累計完成489公頃,完成率90.22%。其中,岑溪11座閉坑花崗巖礦山修復面積76.71公頃,完成率81.63%,超額完成階段性任務。

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建立詳細的項目清單和進度表,加快推進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確保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重大工程、岑溪11座閉坑礦山生態修復項目等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建設,11月底前完成驗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武陟县| 调兵山市| 天峻县| 东辽县| 洛扎县| 贡觉县| 左权县| 林周县| 呼伦贝尔市| 团风县| 德安县| 和政县| 洛南县| 翁源县| 当涂县| 呼图壁县| 八宿县| 蚌埠市| 油尖旺区| 建始县| 松原市| 社会| 全椒县| 格尔木市| 鄂托克旗| 星子县| 招远市| 寻乌县| 隆安县| 全州县| 承德市| 郓城县| 涪陵区| 盐源县| 元谋县| 日喀则市| 嘉义市| 临夏市| 海原县| 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