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近年來,藤縣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立足豐富的文旅資源,通過非遺傳承、民族村寨建設、節慶賽事聯動及業態創新,將文旅資源轉化為促進民族團結的紐帶,實現文化認同、經濟共富、精神共融的協同發展。
藤縣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豐富內涵,推進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該縣聯合龍獅、戲曲等與非遺傳承相關的企業、協會共同推進“非遺進校園”活動,將藤縣龍獅文化、戲曲文化等搬進課堂,促進非遺傳承和發展,提高各族青少年對非遺傳承、保護意識,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
藤縣以該縣天平鎮新馬村、象棋鎮道家村等村寨為核心,通過“愛國主義文化+旅游”“民族村寨+非遺體驗”融合的模式,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促進各族群眾共建共享文旅發展成果;采用“黨建+合作社+農戶+基地”模式,以土地流轉、勞務合作等方式,培育臍橙、荔枝、富硒水稻等特色農業,結合旅游民宿、水上樂園等項目建設,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實現各族群眾共同富裕。
藤縣以傳統節日為契機,舉辦節慶與賽事活動,搭建交往交流平臺。該縣舉辦燈光獅舞秀、乞巧節民俗表演、民歌比賽等活動,進一步深化民族文化交融;舉辦中國龍獅公開賽(藤縣站)、中國—東盟國際龍舟公開賽、龍獅巡游展演等民族傳統體育大型賽事,吸引東盟國家及國內多支隊伍參賽,展現中華文化魅力,促進海內外民族文化交流。同時,該縣依托非遺傳承基地與文創企業,以國家級非遺項目“藤縣獅舞”為核心,開發手工扎作獅頭、醒獅擺件、毛氈畫等文創產品,提升文旅品牌吸引力;構建“體育賽事—非遺體驗—生態觀光”全鏈條消費場景,形成覆蓋200公里的“旅游+體育+康養”體驗網絡,推動旅游與民族傳統體育協同發展。
(黃群禮 莫世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