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開展“道德模范”評選、以方言宣講六堡茶文化、邀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駐點教學……近年來,蒼梧縣六堡鎮山坪村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六堡茶制作技藝及其文化內涵融入日常,深化移風易俗,賦能產業發展。
從“生硬說教”到“模范引領”的行為轉化。山坪村連續五年開展“道德模范”評選,推選出“孝老愛親模范”趙獻強等12位扎根瑤鄉的茶人榜樣;組建“道德模范志愿服務隊”,以瑤語方言在茶園、農戶間開展200余場宣講,將六堡茶“守得住寂寞、熬得出真味”的精神,化作孝老愛親、鄰里互助的日常行動。
從“閑暇喝茶”到“技藝研學”的生活轉型。該縣在山坪村投資建設800平方米產業實訓基地,邀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駐點教學,將殺青、揉捻、渥堆等傳統工序轉化為系統課程。自2019年起,該基地累計開展培訓88期,覆蓋4300余人次,開發8門特色課程,幫助586人取得職業資格證書。隨著制茶技藝的普及,全村26個家庭作坊、8個專業合作社蓬勃興起,茶園面積從不足千畝擴展至3700畝,村民年人均收入從7000元躍升至2.6萬元,村集體經濟突破16萬元。曾經農閑時聚飲閑談的村民,如今在茶香中研習技藝、切磋心得,將六堡茶“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融入生活。
從“圍坐閑談”到“茶事共謀”的觀念革新。六堡茶“和而不同、敬儉以誠”的文化內核,為山坪村移風易俗注入靈魂。該村制定《山坪村茶禮新規》,將紅白事簡辦、限制禮金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每月首個周六,村民圍坐“茶園議事角”,以茶為媒共商村務;深挖六堡茶文化內涵,開發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46款茶席茶具文創產品,創作12部茶主題文藝作品,推動六堡茶文化成為凝聚鄉風的精神圖騰。 (封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