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近年來,蒼梧縣以茶為媒破陳規,通過引領力、感染力、約束力“三力驅動”,持續激活移風易俗“新動能”,讓茶鄉煥發新顏。《六堡茶香潤心田 文明實踐譜新篇》獲評全區第三批文明實踐典型案例,是梧州市唯一入選的案例。
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祝雪蘭向村民群眾宣講移風易俗工作,以接地氣的方式傳遞文明新風,助力鄉村精神文明建設(資料圖)。陳虹燁 攝
三級聯動培育移風易俗“引領力”。蒼梧縣構建“縣委統籌、鎮黨委主抓、村級落實”三級責任體系,將移風易俗納入重點工作。縣委書記帶頭調研解決36項難題,推動六堡茶產業2024年綜合產值破百億元,帶動6.5萬人增收,同時斬獲多項文明榮譽。全縣實施“茶鄉頭雁”工程,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祝雪蘭帶頭示范,黨員聯戶開展“茶話會”宣講3000余場,5600余戶立家規、傳家訓,并通過專項督查、“結對幫扶”等機制,確保文明新風全域覆蓋。
非遺傳承激活移風易俗“感染力”。近年來,蒼梧縣融合六堡茶制作技藝等非遺與移風易俗,創編15部文藝作品,開展“非遺進鄉村”巡演42場,惠及5萬余人次;建設“茶園道德講堂”和23個傳習基地,以“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標準化生產;挖掘“茶人世家”資源,建家風館、文化長廊,收集1.2萬條“茶廉”“茶孝”等家訓,連續五年評選“茶鄉道德模范”。
村民共治強化移風易俗“約束力”。蒼梧縣修訂《文明茶鄉公約》,明確紅白事新規,建立全流程管理機制;實施“文明茶農”星級評定,1.2萬農戶累計文明積分36萬分,憑積分兌換生產資料價值180萬元,實現經濟、文化、治理多贏。 (封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