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冼振宇 通訊員 李志祺
原產于蒼梧縣六堡鎮的六堡茶,以“紅、濃、陳、醇”的品質特征和獨特的檳榔香而聞名,于2011年獲批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2021年,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深入企業宣傳地理標志、知識產權等相關法律政策,在他們一對一申報指導下,我們順利獲得六堡茶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核準使用資格?!睆V西梧州圣源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世江說道。作為六堡茶冷水發酵技藝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他堅持用本地原料、本地非遺技藝制茶的理念,與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高度契合。近年來,圣源公司在六堡茶生產規范化、標準化道路上穩步前行,年銷量保持20%的增速。前不久,圣源公司在南寧參展并帶回了數量可觀的訂單,目前正抓緊生產,預計今年產量將比去年增加30%。
自2021年六堡茶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獲批籌建以來,為我市六堡茶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以高標準建設、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從機制建設到法規出臺,從標準全產業鏈覆蓋到質量強基、科技賦能,再到要素保障于文化推廣,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推進示范區建設。
目前,我市已有112家企業獲準使用六堡茶地理標志專用標志,覆蓋率達75.7%,其中使用該標志的企業產值占全市六堡茶產業產值的80%,成為地理標志產業集群發展的典型示范。截至今年上半年,六堡茶產業綜合產值超250億元,“梧州六堡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55.07億元,品牌收益、強度及發展力均躋身全國茶葉品牌前十。
高位謀劃 強化規范
我市推進六堡茶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建設,首要之舉是做好頂層設計與健全政策法規,以高位統籌夯實發展根基。
我市將示范區建設納入政府工作報告,設立梧州市茶產業發展局、市茶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并組建市直國企廣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構建起“行政+事業+企業”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近年來,我市出臺了《六堡茶文化保護條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等政策法規,通過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并累計整合13.65億元支持茶產業發展,同時加強跨區域、跨部門聯動,形成全鏈條保護大格局。
執法監管方面,示范區籌建以來,我市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地理標志專項抽查等形式嚴格執法,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和“鐵拳”行動等,累計檢查六堡茶生產企業270余家(次)、茶葉經營場所1230家(次),電子商務平臺25家次,立案查處違法案件2件。其中,某侵犯六堡茶生產企業注冊商標專用權案入選全國商標行政保護典型案例參評案例,并獲評廣西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典型案例。
在智慧監管和權益保障上,我市建成廣西首個地理標志保護信息化平臺,結合六堡茶數字化產業服務公共平臺及用標企業自建的質量溯源管理系統,實現從種植、加工、倉儲、交易、物流、用標等全鏈條可追溯。同時,市有關部門暢通投訴舉報渠道,與電商平臺簽訂聯合保護協議,推動六堡茶網店年均增速超過35%。
在海外保護方面,借助六堡茶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第二批保護產品名錄的契機,我市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指導茶企獲得歐盟等海外有機認證,加強“梧州六堡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及茶企的海外知識產權保護,為六堡茶“出?!北q{護航。
積極搭臺 要素保障
8月中旬,梧州經貿代表團組織天譽茶業、黑石山茶廠、梧州中茶、蒼梧六堡茶業等茶企,組團參加第35屆香港美食博覽,并為“香港六堡茶協會”成立揭牌,這是我市“政府搭臺、茶企唱戲”的又一生動實踐。
“近年來,政府部門組織的茶業經貿活動越來越豐富,讓六堡茶經貿交流洽談充滿活力與機遇?!睆V西農墾茂圣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莊表示,公司參加深圳展會時,曾有客商趕來洽談業務。
“政府部門和茶業商會帶我們參加國內外展會,不僅不用企業出參展費,效果也非常好?!碧剖澜f,今年7月在福建廈門的推介活動中,圣源公司就與廈門茶業采購平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閩茶在茶業界地位突出,得到他們的認可也印證了六堡茶的品質。”
從“走出去”到“迎上門”的轉變,背后是六堡茶品質提升的踏實腳印。我市通過標準、檢測、質量、科技“四輪驅動”,全產業鏈保障六堡茶品質。截至目前,我市共制定發布六堡茶國家、地方、團體標準81項,實現地方標準全生命周期管理,多項標準填補了國家標準的空白。同時,我市大力推進廣西黑茶(六堡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平臺建設,檢測參數達到國家覆蓋率要求,穩居廣西茶葉類別檢驗檢測機構第一梯隊;建成六堡茶產業質量服務“一站式”平臺,蒼梧縣六堡茶產業入選全國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區域試點(廣西唯一)。目前,全市茶企獲香港優質“正”印、有機產品認證、“灣區”認證等高端認證110張,總數位居全區前列。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牽頭的廣西六堡茶“八新雙增”項目在我市舉行成果發布會,項目完成新登記茶樹新品種8個,形成種苗繁育集成關鍵技術2項,申請專利62項,開發六堡茶新產品35個,引領六堡茶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道路。
在要素保障上,我市持續發力:目前全市涉茶經營主體近6000家,帶動就業11萬人,受益村民31萬人,六堡茶核心區茶農人均收入較縣平均水平高39%;培育茶藝師、評茶員、制茶師等技能人才1.2萬余人;創新開展“六堡茶貸”試點工作,截至今年7月末,全市六堡茶產業貸款余額達31.25億元,茶產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690萬元。
激活文化 全面開花
走進位于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高新片區的梧州市山農茶業有限公司,小橋流水與仿古建筑相映成趣,讓到訪的客商仿佛置身六堡茶核心區的農家茶院。作為用標企業,該公司的產品獲得了香港優質“正”印認證。
同樣以文化賦能廠區建設的,還有廣西梧州純好茶業有限公司。廠區里,松風亭、清泉亭還原了茶船古道運茶途中,“風吹松葉、流水潺潺”的場景,將六堡茶文化與環境融合。
如今,越來越多茶企意識到,茶產業發展與茶文化傳播相輔相成。
我市圍繞茶文化打造和示范區建設,持續釋放茶文化的影響力:2022年,“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六堡茶制作工藝是代表性項目之一;2023年,六堡茶文化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2024年,六堡茶入選“一帶一路”地理標志品牌推廣清單;2025年,《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助推六堡茶非遺煥發新活力》入選全國首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典型案例,彰顯了梧州六堡茶“地理標志+非遺傳承”融合發展價值。
此外,我市通過系列活動與多元平臺擴大六堡茶影響力;每年舉辦梧州六堡茶文化節、開茶節、斗茶大會、“5·21”國際茶日、“茶船古道·新絲路”梧州六堡茶行銷全球等活動,借助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知識產權年會、各類茶博會等平臺,不斷推廣地理標志文化;出臺獎補政策鼓勵支持有條件的經營主體走出廣西開設六堡茶直營店、形象店,在機場、高鐵站、地鐵站等公共場所加強宣傳,更推動梧州六堡茶海報亮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通過中歐班列法國進入市場。這一系列舉措讓六堡茶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持續攀升,助力六堡茶不斷“破圈”出彩、大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