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郭俊杰 通訊員 黃群禮 吳嘉文
秋日的藤縣,驕陽似火,這片土地上奔涌著發展的熱潮。
今年上半年,藤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并列全區第四;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2.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在庫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累計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4%……一連串上揚的曲線,勾勒出藤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態勢。
這份亮眼成績單,源于藤縣上下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完善經濟運行監測分析調度機制,扎實開展實體經濟調研服務,推動經濟發展總體穩中向好。
智造升級鍛造產業“硬脊梁”
走進廣西森工東騰人造板有限公司車間,數控設備高效運轉,原木在智能控制下快速轉化為成品。該公司引進國外先進數字化設備,建成了國內單線產能最大的中厚板生產線,并獲認定為2025年廣西智能工廠(先進級智能工廠)。
“我們以‘智改數轉’作為企業提質增效的‘助推器’,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藤縣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該縣為建暉紙業等45家(次)企業爭取上級資金928萬元、“雙百雙新”項目周轉金1.2億元。目前,藤縣已有5家自治區基礎級智能工廠,5家自治區先進級智能工廠和3家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企業。
今年,藤縣新增建暉熱電有限公司等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工業發展注入新活力,藤縣鈦白新材料產業園成為全市唯一獲批的自治區級化工園區。陶瓷產業在蒙娜麗莎、宏勝、歐神諾等企業引領下,加快提質擴鏈,推動形成“原料深加工—陶瓷生產—生產廢料循環利用”的完整產業鏈閉環。
項目引擎激活經濟“新動能”
藤縣低碳循環經濟產業園順利開工,化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建暉紙業熱電聯產項目已基本建成并進入試產……
一個個重大項目攻堅提速,成為藤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1至7月,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4%,新增入庫項目27個,計劃總投資63.62億元。
藤縣持續深化“一把手”招商、駐點招商等機制,深耕粵港澳大灣區,通過“點對點”“一對一”和以商招商等方式精準對接頭部企業,推動電子元件及光伏電池關鍵材料硝酸銀、高純銀及貴金屬精深加工、北京海望氫能醇噴合成可持續航空煤油項目等產值超百億重點項目簽約落戶。
1至7月,藤縣成功簽約項目28個,總投資達264.86億元,涵蓋綠色精細化工、終端紙品、新型電力系統及新能源、休閑經濟、教育養老等多個領域。其中,通過區級審核項目14個,均為制造業,總投資111億元,完成年度簽約任務的168.18%,完成簽約制造業任務的270.73%。簽約項目落地投資19.63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65.43%,為藤縣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服務升級厚植營商“好生態”
藤縣大力開展營商環境提質增效行動,著力破解發展堵點難點,讓發展的沃土更加肥沃。
該縣持續加強對全縣產值前50家企業的監測調度,實施旬監測、旬調度機制,重點監測在庫企業的用工、用電、融資等情況,緊盯產業龍頭和新上規企業,扎實開展實體經濟調研服務,用好各級惠企政策,為企業降本增效。上半年,該縣累計為企業解決審批、用工、用電、用氣、用水等問題27個,辦結率100%;獲批建設用地指標2484畝,為項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上半年,藤縣政務服務持續優化,12345熱線工單轉派滿意率、解決率較去年同期分別提高9.13%和40.21%;“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累計辦理1.22萬件,新增“跨省通辦”事項49個,有效解決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問題;上半年新設立經營主體3125家,為583家新開辦企業減免刻章費用,為小微企業累計發放貸款15.57億元。
下半年,藤縣將聚焦高質量發展主旋律,緊扣全年增長7%的目標,強化經濟運行調度,以更加務實的舉措,全力以赴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確保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