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羅枚 通訊員 黎燕敏
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是我市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眾晶康(廣西)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晶康公司”)便是這一平臺賦能下的成長代表。
“打開開關,儀器便能進入工作狀態,在儀器內部精密光學元件與智能算法的協同運作下,提供豐富眼視覺訓練模塊。”近日,在孵化器內的眾晶康公司,廠長車克林邊操作眼視覺康復儀器邊介紹,該儀器針對青少年近視、弱視設計,將枯燥而繁復的視覺訓練改造為互動游戲方式,讓訓練者更輕松、更高效地完成視覺訓練,從而達到近視預防與控制,弱視及其他視功能問題的康復與治療。
作為2023年入駐的大灣區企業,眾晶康專注眼視覺康復儀器研發生產,已建成符合GMP標準的生產場地。“我們的產品基于雙眼合像和視覺三聯動原理,高清雙屏實現雙眼分視,屏幕可前后移動調節,能滿足綜合康復訓練需求。”車克林說,相比同類產品,其技術優勢顯著。入駐梧州近兩年來,企業發展穩步推進,截至今年8月已累計生產康復儀器約400臺,生產效能穩步提升,擁有3項專利,正籌備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走進其生產車間,組裝區、檢測區、成品待發區劃分清晰,操作臺上工具整齊排列,工人專注地進行儀器組裝,盡顯專業高效。
“選擇梧州,正是看好這里的營商環境和孵化服務。”車克林感慨地說,從公司注冊到獲取各類證照,流程高效快捷,還享受辦公場地、租金減免,以及項目申報、工商財稅等“一站式”服務,大幅降低了運營成本與風險。
展望未來,車克林透露,今年公司計劃升級產品,新增22項檢查功能,提升儀器精準度與便捷性。長遠來看,作為小微企業,將力爭4至5年內實現上規目標,順利從孵化器“畢業”,邁向更高發展階段。
近年來,我市依托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這一核心平臺,構建“聯絡員+創業導師+公共服務平臺”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為小微、初創企業搭建起從“萌芽”到“成長”的全鏈條服務機制。當前,孵化器正圍繞醫療器械產業開展“粵創梧轉”招商培育模式,重點引進了眾晶康、小理家等一批優秀項目,現有近40家醫療器械類企業集聚孵化器,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發展態勢。